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生病感冒时,尤其是当一种新病*来临时,人们总会希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为了提高免疫力,人们锻炼身体,保暖,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刺激免疫系统。
那么人的免疫力是越强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但健康的免疫力处于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免疫力越强越好。
勿把免疫失衡当好事儿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和排除进入体内的“非自身”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出现免疫紊乱。常见的有:
(1)过敏反应:有些人在食用某些食物或接触某些物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或皮肤瘙痒。还可能发生严重休克。
(2)自身免疫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产生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和症状。
(3)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不能有效抵抗抗原感染。
健康的免疫力会在清除外源物质和降低自身损伤之间做一个平衡.
就像农民在田地里喷洒农药。他们不会试图消灭所有的害虫,而是将害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限制是持续喷洒农药的成本将超过害虫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
可见,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过度的免疫就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刹车失灵一样,给身体带来很多健康风险。被医学界喻为“万用细胞”的干细胞已被证实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对抗某些感染或疾病.
干细胞如“汽车修理大师“,将失控的免疫系统重新调校,使之处在一个平衡舒适的状态.
近年来,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大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较强的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能力,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干细胞修复免疫系统案例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以血管炎和滑膜炎为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滑膜增生和赘生物、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侵蚀是主要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强直和功能丧失。
年8月至年11月,对17例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RA患者进行了4~14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期为11个月。所有患者在饮食、睡眠、体力、疲劳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多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明显缓解,肿胀疼痛关节数减少,关节活动度增加。
揭示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实质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和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安全可行的.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重大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病理性自身抗体为特征,损害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和皮肤等多种器官的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传统治疗可以控制大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但也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
此外,传统的治疗方法也有副作用,如感染、卵巢功能衰竭、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等。这可能对SLE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年3月至年9医院风湿科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18例,其中女性17例,男性1例,年龄18~50岁,均合并肾脏损害。移植后1、3、6个月随访显示,SLE患者移植后、个月的slaii为(10.85.2),移植后3个月为(6.74.6),移植后6个月为(4.73.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3.25.0)。
18例难治性SLE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SLEDAI明显下降,伴有ANA、dsDNA、血沉、CRP下降和补体c3升高,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5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对SLE血液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疗免疫性肝病临床安全可行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但大多数肝病被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主要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BC)。
江苏医院消化科对7例AILD患者进行了UC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在随访期间,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发现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而ALB明显升高,表明患者肝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研究揭示UC-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包括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肝区不适及疲劳感减轻等.
助力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免疫重建
胃癌发病率居我国消化道肿瘤的首位,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首选,但四分之三的患者就诊时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许多病人因为其他疾病不适合手术。但常规静脉化疗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大,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规静脉化疗和常规腹主动脉化疗会进一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
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超选择性大剂量动脉化疗治疗20例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短期有效率为85%,说明干细胞支持有利于胃癌患者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