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既是慢性疾病,也是代谢疾病,与血糖浓度存在密切联系。一般来说,高血糖患者大多是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然而调查研究发现,年龄比例正在逐年下跌,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究其原因,不良饮食必须“背锅”,长期如此,或会引起代谢异常,诱发高血糖,成为糖尿病“跳板”。
5种生活恶习,或会诱发血糖浓度上涨
1、常吃高甜食物
高血糖患者,血糖代谢异常是首要表现,该类患者血液糖分含量只高不低,如果坚持频繁食用高甜食物,如蛋糕、奶茶、糖果等,只会“雪上加霜”,导致血糖指数如“坐火箭”一般,持续上涨。
2、常吃高盐食物
临床医学证实,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如同“亲兄弟”,往往形影不离,患上其中某种疾病,余下两种会紧随其后。
经常吃高盐食物,等同于“吃盐”,会导致钠元素含量急速上涨,与体内水分、血液等亲密相融,引起血压升高,血管病变只是时间问题。久而久之,血管老化、硬化,血液运转功能异常,长时间滞留在血管中,同样会引起血糖失衡。
3、常吃油腻食物
油腻食品,大多高油脂、高胆固醇,长期吃此类食物,首先诱发肥胖,进而导致代谢异常,内源性胆固醇转化率上涨,血糖代谢吸收速率下降,最后两者相遇,高血脂、高血糖不请自来。
4、进食速度过快
大家吃饭过程中,会存在共性,当进食至一定程度,脑海中会浮现“饱”一词,这其实是胃肠道在向大脑反馈停止进食信号。要知道,信号传输需要一定时间,大脑也得在接受反馈后,才能同步肢体反应。如果吃饭速度过快,不给胃肠道、大脑预留反馈时间,就会导致过度进食,轻则腹胀、腹痛,重者血糖升高。
5、过度进食
该类恶习,与前文所提“进食速度过快”,别无二致,均会导致肠胃疾病,诱发高血糖。日常生活中,需要控制进食量,放缓进食速度,七八分饱即可,既能避免餐后血糖升高,也可预防肠胃疾病“找上门”。
4种食物堪称天然“胰岛素”,高血糖人群不妨尝试
1、苦瓜
苦瓜,正如其名,入口异常苦涩,部分群体往往因为其味道,对苦瓜避而远之。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苦瓜,对身体有益无害。
首先,苦瓜维生素C含量尤为丰富,高出西红柿7倍,高出苹果17倍,该营养物质属于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氧化自由基,强化皮肤活力。此外,其苦涩味道来源是奎宁精,属于生理活性蛋白,临床实验证明,它能够促使伤口愈合、诱使皮肤新生,美容养颜功能强大。
最后,苦瓜多肽、皂苷物质含量丰富,它们是胰岛“发动机”,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加速血糖代谢,为身体“减负”。
2、魔芋
魔芋,在减肥界如雷贯耳,鼎鼎有名,它热量极低,饱腹感强,且无法被人体吸收,很多减肥人群会将其代替部分主食,来制造热量缺口,达到减脂瘦身功效。
也就是说,魔芋几乎不含糖分,无论是正常群体,抑或是高血脂、糖尿病人群,适量食用,都不会引起餐后血糖持续升高。相关医学研究证实,它还富含某种特殊营养元素,能够阻止胰岛素抵抗,稳定内分泌,预防代谢异常反应。
3、秋葵
秋葵,实际上是一种“舶来品”,原产地印度,漂洋过海来到我国南方,在湖南、广东等区域“落地生根”。
此前秋葵降血糖机制,专家对此解释为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抵抗糖分、脂质等物质过度转化、吸收,从而中断血糖升高来源;后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秋葵之所以能够稳定血糖,异槲皮素功不可没,它可延缓葡萄糖、麦芽糖等糖质生成,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4、荞麦
如今,人们养生观念渐趋成型,逐渐意识到精米、白面等主食不仅热量高,餐后血糖生成指数也高居不下。鉴于此,粗粮凭借热量低、升糖指数低等多种优势备受大众青睐。
高血糖人群也适量食用粗粮来稳定血糖,荞麦就是不错选择,它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能够强化肠胃蠕动合力,加速代谢,避免糖分长时间淤积在体内;
另外,荞麦中烟酸、芦丁等化学成分,能够提高新陈代谢速率,提高肝脏排毒解毒能力,抑制其过度转化内源性胆固醇,在避免血脂浓度升高方面有显著作用。血脂浓度降低,血液循环加快,血糖分解速率自然水涨船高。
关于降血糖,你有什么养生小妙招?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健康科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