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虹曹玥龙头新闻记者霍营
18日是第十九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为维护肝脏,增进健康。据哈医大二院胆胰外科主任崔云甫教授介绍,肝具有代谢、排毒、造血和强大的免疫功能,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然而我国每年约有42.2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数的51%。
近日,我省一男子因肝内胆管癌来到哈医大二院胆胰外科就诊,崔云甫教授团队历时7小时,同时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右半肝切除手术,顺利切除了胆管和肝上的两大病灶,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成功救回。
十天时间全身皮肤都黄了
今年54岁的杨先生家住哈市周边县城,身体十分健硕,连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一年都得不上一回,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但就在三个半月前的一天,他皮肤的颜色突然发黄,不到十天的时间,黄色就蔓延到每一寸皮肤,并且发痒,家人立即带他来到了哈医大二院胆胰外科进行就诊。
经过全面检查,发现杨大爷的胆红素值高达μmol/L,超出了正常值的十倍多;同时CT检查报告显示,胆管末端部位和右半肝均有肿瘤(肝内胆管癌)。患者身体状态很差,所以先进行减黄治疗,但要想活命,必须手术切除胆管末端和肝右半叶的两个病灶,手术难度空前,存在很大的风险,患者家属听完医生的耐心讲解后,决定采取保守治疗。
胆胰外科主任崔云甫教授介绍,杨大爷肝上的肿瘤已经完全侵犯到肝门静脉,所以要想完整切除肿瘤需要在切除右半肝及尾状叶的基础上将部分门静脉切除,然后重新吻合,从而保证术后肝功能正常,这就需要应用肝移植技术中的静脉重建技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切除的范围包括胰头、十二指肠、肝外胆管、胆囊,部分胃及空肠上段,然后分别做胰肠吻合、胆肠吻合和胃肠吻合、来完成消化道的重建,也就是所谓的四切三吻是普外科公认的操作最为复杂的大型手术,而这种病例在国内外的报道也非常少见。
利用3D医学影像重建技术对肿物及血管进行精准评估
历时七小时完成普外科航母级手术
一周前,杨先生因为保守医院,而此时的他病情加重,肝上的占位明显变大,直径达到了8公分,胆管也已经被肿瘤堵死,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幸运的是,经过胆胰外科专家评估符合手术的基本条件。为了对肿瘤情况有更精准的掌握,医生们利用国内最先进的排CT,对肿瘤部位扫描然后使用计算机进行了三维重建,术前就可以清晰且全方位了解患者病灶部位的血管走向,对病情进行全面精准的量化分析,将术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联合两种手术同时进行可以称为是普外科航母级手术,不但要求外科医生同时具备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的技术能力,拥有做肝脏移植的经验,医院手术室,麻醉科,ICU病房综合能力的体现。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后,崔云甫教授、钟翔宇教授和李春龙副教授用时7个小时,顺利将两大病灶切除,并且将病灶周围的淋巴结全部清除,从死神手里将杨先生成功救了回来,目前他身体恢复良好。
胆胰外科主任崔云甫教授(右)和钟翔宇教授(中)在手术中
春季肝病易复发认清症状很重要
每年春季因为季节交替、病毒活跃,肝病发病率和肝病复发率向来是最高的。崔云甫教授强调,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早期症状很难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医院接诊的患者中巨大肝肿瘤患者明显增多。认清早期肝癌症状很重要:
1、肝郁证。包括无原因的精神不畅,胁肋不舒,时觉隐痛等症状,常为最早的先兆潜证。
2、肝痛。疼痛症状不明显,为一种时隐时现的深部钝痛。
3、厌食、腹胀、乏力,是肝癌的次发症状。
突然出现上述先兆症状时,医院进一步检查。此外,肝硬化患者应该3个月查体一次,有肝癌家族史者、乙肝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有肝脏背景疾病者、长期酗酒者6个月查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