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江苏医疗组团援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TUhjnbcbe - 2024/10/12 17:22:00
                            

克州百姓看病不用再舍近求远

江苏医疗“组团”援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医院——医院正式挂牌。在距离南京多公医院,20多位来自江苏10家医院的医疗专家,活跃在各个科室,他们通过院包科、师带徒的形式,不但让当地百姓看病几乎不用离开克州,还为克州培养了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两任“领队”

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院的发展进入了3.0时代,医教研已经全面发展。”谭晓,南京医院纪委书记,年底,他作为江苏省第8批援疆干部,成为进驻医院的首位医生,年4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启动实施后,谭晓又成为江苏省首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今年7月底,谭晓时隔2年半重返克州,他对医院的变化之大感触颇深。

技术管理相对苍白、科室人员配置不齐、三级手术无法开展……当年,面对这样的现状,谭晓深入调研,静心分析后明确提出,要将医疗技术本土化,不能等到医疗援疆专家走了,克州的医疗水平又回到从前。谭晓率先选择了心血管科和急诊科队伍相对齐整的科室,通过师带徒、送到内地进修、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逐渐将科室做起来,并于年成功将医院医院。

年底,“接力棒”医院党委副书记丁强之手。为了充分发挥援疆医疗团队的优势,初到克州,丁强就被克州党委组织部任命为医院院长。

上任伊始,丁强去每一个科室了解情况,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医院和员工发展的问题入手,医院工作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第一年,医院共收集整理了83个问题,涉及绩效分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诊疗水平提升、服务流程等方面。”丁强说。

盯着问题一个一个改。在丁强的带领下,医院设备购进成本降低了,医生都能慢慢上手各类手术了,患者数量多了……最重要的是,职工的信心一点点聚集起来了,无论是技术、服务还是理念,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医生的地位和技术水平、医院的社会影响力都得靠自己的学习来提升。经过近3年的努力,今年职代会上职工反映的问题大为减少。

本地医生

从想辞职到快速成长为科主任

年本科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许天宝,如今已是医院心血管二科的主任,他的成长绝对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不过,说起自己的经历,许天宝坦言,他曾多次想过辞职,直到援疆医生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谭晓成了他的第一位老师,他从学做冠脉造影助手到能独当一面,先后拜了4位老师,医院学习了3个月的先心病介入治疗,如今已能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住院患者也随着该科技术的提升大大增加,如今住院患者数增加到了以前的3倍多。“援疆医生对我们的指导真是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我们。”对于老师们的指导,许天宝满怀感激。

在丁强看来,许天宝只是该院年轻医生的一个代表,“援疆医生”帮助一批年轻医生逐渐成长起来,担起了科室的重任。以前,克州当地百姓,但凡有点条件的,生病了都会去喀什或乌鲁木齐,如今,就连做冠脉造影、放心脏支架这样的大事,也会选择在医院解决。而且,阿克陶、乌恰县等地的百姓,也会舍近求远到克州求医。

近3年来,该院援疆医生累计结对徒弟余人,传授新技术、新项目65项,共同申报科研课题60余项,SCI论文获得零的突破。

后方支援

让援疆医生更有底气发挥作用

7月底,南京医院消化内镜孵化中心在医院揭牌,这也是该院践行“精准援疆”的又一举措。

南京医院党委书记季国忠指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从年12月至今,该院先后派出12位专家前往医院开展援疆工作,为克州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

据季国忠介绍,二附院的援疆专家先后在医院创建了新生儿科、健康管理中心、肾科病房,不少科室从无到有,并且逐渐成为医院的拳头科室,与此同时,心血管微创技术、血透技术、妇产科腹腔镜等十几项新技术也被带到了边疆地区,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以消化医学中心的李全朋博士为例,去年其来到医院,担任消化科主任,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带领消化科医护人员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为当地各族人民带去福音。一位86岁的维吾尔族胆管癌患者,因梗阻引起化脓性胆管炎高烧不退,肚子痛得直打滚,李全朋帮他用支架打通梗阻后,疼痛立马好转,语言不通的老人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对于李全朋来说,他把江苏最先进的技术“移植”到医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有的医疗器械在当地采购不到,他的老师——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缪林就会给他支援。李全朋带的徒弟送回二附院进修时,缪林主任也会全力培养,给他们多动手的机会。如今,大部分当地医生都能开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了。

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南医大二附院院领导表示,未来,该院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投身江苏组团式援疆,为边疆人民带去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从学科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个途径推动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组团式援疆医疗工作向纵深推进。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华琳月通讯员陈艳萍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医疗组团援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