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底频频搓一顿胆囊我不同意
TUhjnbcbe - 2024/8/9 0:49:00
白癜风互助论坛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44.html

春节将至,大部分清远人选择在“吃吃吃”中度过,有些甚至要从除夕吃到元宵。而节后,本该激情满满投入到工作中时,却有不医院报到。

“每个大节过后,消化系统病都会迎来发病的小高峰。”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张斌说道。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最常出来“捣乱”的就是胆囊。胆囊结石春节不“放假”,吃的越刺激,结石就越活跃。

不吃早餐容易形成胆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生与生活习惯相关,不吃早餐是其中一种诱因。难得放假,很多人会选择睡到自然醒,起晚了干脆不吃早餐。殊不知,如果不吃早餐,晚上存下来的胆汁不能排掉,浓度就会升高,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胆结石。

其次,常吃油炸、酸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也可导致胆囊结石,加上假期缺乏运动,高热量、高嘌呤饮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体内代谢,胆囊“顶唔顺”,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造成胆汁淤滞,就导致结石加剧形成。

“特别是有些人把菜吃完后,喜欢用肉汁泡饭吃,以为剩下的都是精华,其实那都是引发胆囊结石的‘凶手’。”张斌说道。

不发病时,大部分的胆囊结石患者没有症状,一般通过体检偶然发现,当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症时才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的表现。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要警惕是不是由胆囊结石造成的。在临床上,不少的胆囊结石患者都是因为胃病就诊,因为胃窦和胆囊是比较相近的器官。临床上一般采用B超检查诊断是否患有胆囊结石。

通常急性胆囊炎患者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有点类似胃痛,有的人也会说‘医生,我觉得心窝窝痛’”。张斌介绍,由于胆囊管道比较细,若胆囊结石在胆囊管中堵塞引发炎症,疼痛程度和肾结石发作时无异。

并非所有结石都要切除

张斌提醒,检查出胆结石不必惊慌,若结石的体积比较小,结石的移动性比较好,胆囊的功能良好,形态也正常,且患者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这些情况下,患者是可以和结石和平相处的。但患者也要及时改变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

如果发现胆结石的体积比较大、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是肝病,建议考虑切除胆囊来治疗,以免胆结石越来越大、并发症越来越多;或者胆囊功能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也要考虑切除。否则,随着病情的加重,严重时有一定的几率出现癌变。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绝大多数胆囊癌都合并有胆囊结石,特别是年龄在60岁以上,胆囊结石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

保证饮食规律、均衡饮食

张斌提醒广大市民,节假日聚会,应保证饮食规律、均衡饮食,一定不要暴饮暴食,做到细嚼慢咽、饥饱适中,这样既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程度和人体对营养的充分吸收率,还可确保各肠胃器官运作功能正常,减少消化道出血、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那些本就有消化道疾病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这些饮食原则要记住↓

1.限制脂肪饮食。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鸡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升高容易形成胆囊结石;要限制含丰富动物性脂肪的奶油、牛油、肝、鱼卵、蟹黄类食物;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品及含油多的糕点、干果;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高纤维的清淡易消化食物。

2.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同时警惕“看不见”的脂肪,如瘦猪肉、植物油、坚果类、全脂牛奶、酸奶等。

3.清淡饮食。烹饪中使用调味料应有所节制,少用煎、炸,多用煮、炖、煲、清蒸的方式。

4.吃动平衡,食不过量,保持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坚持日常身体活动。食不过量,七八分饱就好,细嚼慢咽。

5.切忌减肥速度过快。减肥者过度限制饮食,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固醇就会析出沉淀,黏液浓缩,最终形成胆囊结石。一般来说,减肥控制在每月减掉3-4斤为宜。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底频频搓一顿胆囊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