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曝国寿出局内幕:向人保学习混业经营
董秘唐斌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通过与人保合作,兴业将探索混业经营的路子,由此产生的益处可能远大于想象。”
【《财经》综合报道】据21世纪经济报道,兴业银行()董秘唐斌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通过与人保合作,兴业将探索混业经营的路子,由此产生的益处可能远大于想象。”这或许是对国寿意外出局的一个注释。
3月5日晚间,兴业发布公告,该行将引入中国人保、中国烟草、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上海正阳国际经贸公司4家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为12.73元/股,可提升资本充足率2个百分点。斥资176亿元,持股10.7%,中国人保正式入股兴业银行,与恒生银行同为第二大股东。
兴业拒绝了原有股东的增资需求。在当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该行董秘唐斌称,兴业看重和擅长定向增发,每次都能从新的投资者身上学到很多,公司治理水平得以提升,诸多业务长足发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通过与人保合作,兴业将探索混业经营的路子,由此产生的益处可能远大于想象。
多名券商分析师表示,引入战投后,兴业与人保的协同效应有望逐步发挥,客户得以拓展,资金亦有稳定保障。
“我们所说的战略投资者,是宽泛意义上的,准确理解是‘财务投资,战略合作’。”唐斌表示。从投资数额上看,这4家投资者都是财务投资,但从投资的意义而言,对兴业来说是战略投资。比如,投资者对兴业输出技术、管理等。
中国烟草占预增股份的20%。“该公司有存款、结算等服务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也面临投资转型的压力,投资银行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唐斌称。
选择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则是探索在金融脱媒日益明显的趋势下,如何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上海正阳国际经贸公司显得有些陌生。唐斌称,此机构是上海涉及金融服务的几家公司联合组建的,与上海市金融办关系较为密切。根据公告,该公司主要股东为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和上海国和现代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