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
世界肝炎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完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确诊数目呈逐年增加态势。
可能有些人一听到“自身免疫”几个字会感到恐惧,都与免疫相关了,是不是得上就很棘手了呢?
其实,
自身免疫性肝病
并非想象中那样可怕。
那么,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呢?
如何治疗?
中国医大一院
消化内科专家
和您说说。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体内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的损伤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两两以上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与遗传因素易感性关系密切。
此病大多起病隐匿且缓慢,且多见于中年女性。早期与常人无异,可能会出现乏力、嗜睡、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表现,大多数人在体检时会发现肝脾肿大、腹水,进一步检查甚至靠肝穿刺病理最终可确诊为此类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措施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般治疗措施以对症和营养支持为主,简单来说就是出现何种症状,对应进行何种治疗。
如出现皮肤瘙痒可应用润肤剂或考来烯胺进行治疗;若出现维生素吸收不良,可及时补充缺乏维生素并检测维生素水平;若出现骨质疏松,则注意补钙等。
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以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为主,应注意长期应用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若疾病完全缓解可以逐渐停药密切随访,但期间仍有复发的可能;
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熊去氧胆酸为首选药物,若单一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可酌情加用激素、贝特类药物或奥贝胆酸等二线疗法;
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目前以控制并发症、监测肝损伤为主。
免疫促进疗法是通过改变细胞免疫,增强细胞免疫的能力。常见药物有转移因子、胸腺肽、干扰素等。
除以上西药外,据研究表明,也有中药疗法,如红参、*芪、地*、五味子等中药成分,可有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应注意,此类疗法仅作辅助治疗,需配合主要疗法。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疾病类型的预后情况差异不同。遗憾的是,此类疾病并不能治愈,但应用药物可实现缓解。
若早期诊断且对治疗应答较好者,预后良好;少数人群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考虑肝脏移植治疗。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良好饮食运动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方案,积极随访复查,大部分应答良好人群可达到完全缓解,生存期可与健康者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