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第一周,如何管理是重中之重。
今天就常见的7个细节以及解决方案,做一个详细归纳分类。
1、必须先预热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代表的是鸡舍空气的温度,不能代表鸡接触的地面和笼体的温度。
冰凉的地面和笼体,会在鸡休息的时候,吸收鸡身体的温度。
这种情况会导致鸡爪冰凉,腹部也容易受凉拉稀等症状。
在上鸡以前,一定提前1~2天把温度升到35摄氏度,这样鸡舍的地面,墙壁,笼体吸收充足的热量,从鸡雏身上带走的热量就会少,从而减少鸡雏受凉。
鸡舍预热是否充分特别关键,虽说温度计都是35摄氏度,但是育雏的效果截然不同,这是育雏成功的第一步。
有些鸡群开产后产蛋率低,有假母鸡,水裆鸡,最后诊断为生殖型传支,资料证明,一周内得的传支,和温差关系很大,尤其刚入舍得头2天。
有一些资料或者老师总会讲到第一天低温育雏,说什么保温车温度27度左右,鸡舍温度太高,鸡会不适应,温度低点对鸡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
雏鸡保温车温度正常就可以,如果鸡舍温度也是27-30°,往屋里送鸡过程中,鸡舍温度就会大幅下滑。
有数据显示,温差降幅5°,传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个错误极有可能就是头几天得传支的罪魁祸首。
2、初始温度设定技巧
品种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鸡雏质量不同,育雏初始温度的设定也要不同,温度计上的温度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不是固定数据,特别是温度计的悬挂位置,会直接影响到鸡舍的温度。
鸡舍中温度并不均匀,靠近热源的地方温度高,远离热源的地方温度低。
总体参考标准:根据鸡群状态来升温,5%左右的鸡雏张嘴呼吸,温度最为适宜。
3、葡萄糖的合理运用
很多养殖户在鸡雏来了以后,都知道加葡萄糖来缓解脱水,补充能量。
还有很多养殖户在鸡雏刚来的时候,直接红糖和生姜给鸡雏驱寒。这些操作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其实仍然有很多纰漏。
首先是使用时间和用量的问题,葡萄糖用久了容易导致鸡雏拉稀,红糖用多了会导致鸡雏肠道蠕动减缓,导致鸡雏糊肛。
因此不论红糖还是葡萄糖,使用时间不宜过久,建议鸡雏回来当天用3-6小时左右,以后就不需要饮用了。
同时需要注意,生姜这个时候并不适合添加,生姜是发散的药,而鸡雏刚来,很多时候都存在长途运输的脱水症状,生姜会加剧脱水,因此不建议鸡雏直接使用。
4、开口药的选择
开口药的目的是净化鸡雏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健康的雏鸡,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做为开口药的。
但是谁也不敢保证鸡雏完全健康,因此科学使用开口药还是有必要的。
开口药使用时机:是药三分*,不论什么药物,对鸡都是有伤害的,鸡雏刚来,不建议用药,让鸡雏先饮水,采食,让脾胃先运转起来,再考虑投药和功能型饲料添加剂,
科学育雏,我们推荐这样用:
4.1,饮水使用“噬菌体“,控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鸡群健康没有太严重问题,就不使用抗生素了,抗生素整体讲弊大于利。
4.2,饲料添加1%专业健胃砂,健胃砂可以防治腺肌胃炎,促进肌胃发育,据实证,42日龄前坚持使用健胃砂的鸡群,可以提高7-10%的生长速度和几乎不出现腺肌胃炎的困扰,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办法。
4.3,拌料使用”冠山红一号或者鲜尔康“,控制饲料内霉菌*素和血液肝脏内*素,是育雏的必备。
5、通风和保温关系
育雏前几天,鸡雏生长慢,对氧气的需求不是很高,自由通风就可以满足鸡雏的生长需要。
育雏前3天需要做的事,保证鸡舍温度的稳定性,不要按照教科书的方式,直接降温,前三天的温度稳定,有助于鸡雏吸收卵*,促进发育。
6、湿度的调节
以前育雏都是考虑温度,没有考虑湿度,现在随着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户在育雏的时候,温度和湿度都很重视。
很多鸡舍还是比较简陋,很难保证温度和湿度的平衡:温度高了,湿度就会低;湿度高了,温度就会低。
对于这个问题,养殖户需要明白,温度是第一位,鸡舍首先需要保证温度,然后尽量来提升湿度。
7,开水和开食
鸡群经过长途运输,来到鸡场的时候已经超过了24-36个小时以上,第一时间喝到水,吃到料非常关键,水料同开是头一天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水不要预温,预温可能是最错误的一个做法,当然也不能直接喝凉水,会引起肠道应激。
但是鸡舍高温高湿,水桶水线里面的水只需要短短2-3个小时,水温就和室温一样了,温度一高,鸡就不会再饮用了,不喝水吃料就会降低,继而影响生长发育,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这七大方面,就是育雏期间,养殖户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很多养殖户很容易犯失误的方面,当我们做好这些细节改善,育雏的成活率将会更高。
雏鸡在饲料的营养要求上比较高,需要饲喂高能量、高蛋白,低纤维、易消化的饲料,同时需要补充较高水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雏鸡饲料营养,下次再聊,我们有实战方案,可以让鸡健壮发育,体重径长均匀度都有理想成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