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扶贫故事大山里守住最后生命防线 [复制链接]

1#

我叫俞杨,年10月,根据组织统一选派,我从浙江大医院来到千里之外的台江县,医院挂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开始为期半年的帮扶工作。

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医院重点科室之一的重症监护室得到了浙大二院的大力支持,拥有纤支镜、血滤机、超声机等先进设备,但科室的客观临床数据却不尽如人意。

床边血滤这项技术两年多来一共只开展了15例次,平均每月收治患者在10人左右。如何让先进设备发挥作用,让本土医生提升能力,真正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成为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使这些设备能够真正的“转起来”,守住最后的“生命防线”。经过详细的调研,我投入到ICU的日常工作及科室建设中,除了常规日常查房、指导、会诊外,还开始着手制定培训计划,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制定高风险操作的操作流程,并针对设备操作薄弱环节,联系厂家工程师来进行设备操作培训,让科室医护人员都能充分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新的变化开始在科室内外渐渐显露。

比如,CRRT(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是一种高效的体外肾代替治疗),通过培训,每位医护都掌握了技术,开展例次提升至10余例次/月。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救命的能力,多教会本土医生一些,危重病人存活的几率就更大。
  在科室管理方面,我积极推进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通过与原科室协商,将浙大二院的表单调整后投入台江ICU临床使用,还将“ICU抗生素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列为科室质量管理质控指标,以此促进理念提升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努力,科室的各项规章流程更加规范,内部运转更加畅通,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我还带领台江ICU团队抢救了重症肺炎、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等多例危重症患者,经历了多次多学科、多科室大抢救,让本土医生组成的抢救小组得到了实战锻炼,使本土急救小组的救治成功率提高了近80%,在多个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整个台江ICU团队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在充满挑战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生活习惯和水质,台江县结石高发,结石梗阻伴发感染所致的脓毒症多见,脓毒症临床过程凶险、死亡率极高,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顽疾。于是,我把目光投向当地常见病导致的并发症,与和科室成员一起,集中精力攻关,通过反复培训强化“快速识别、早期集束化治疗、寻找并控制感染源、精细化综合管理”的理念,形成了一整套救治的管用流程,有效应对了常见病导致的并发症,为更多的苗族群众赢得生机。
  医院工作期间,我见过从深夜到凌医院住院大楼。很多个夜晚,从科室离开的时候回望,想到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医护正在里面夜以继日地奋斗,我的内心充满了信心!我想,大山里不应该只有贫困,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丹李卓檬整理

编辑顾航

编审尹长东李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