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稳正Family圣诺医药陆阳我只是核酸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6210227.html

年12月30日圣诺医药(Sirnaomics)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RNA疗法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于年共融资约14亿港元。稳正资产于年7月1日参与圣诺医药E轮融资,并见证了圣诺医药的成功上市。

截止目前,圣诺医药现有两个品种的核酸药物,8个临床实验在推动中,其中4个临床实验已经进入到了二期。去年其自主研发的核酸干扰创新药科特拉尼(STP)被美国FDA授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孤儿药认定。放眼全球小核酸研究领域,这无疑是十分卓越且超前的研究进展,不过在近日易企说专访圣诺医药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陆阳博士时,他表示,在浩瀚的核酸药物领域,我还只是个小学生!

1

《上市的背后·百炼成钢》

——不忘初心,连续创业

基因治疗初心的建立是在陆阳博士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基因治疗之父FrenchAnderson来医学院做报告,报告第一张幻灯片就是一个先天遗传免疫缺乏症的小女孩经过基因治疗以后,从原来只能在一个封闭空间里可以到公共学校去正常学习生活,这篇报告影响了他并让他决心在核酸药物开发领域深耕30年。

从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后,陆阳博士进入到当时还是小公司的全球第一家基因治疗公司(GeneticTherapyInc.GTI)从事基因治疗研究,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该公司被诺华药业(Novartis)收购后成为了其一部分。在诺华工作的6年时间里,陆阳博士对包括核酸药物的递送技术、成药设计、靶点选择,以及从研发、生产到临床整个流程积累了第一段重要的实践经验。

年他与诺华同事共同创立了美国因确达(Intradigm)生物制药公司,首次实现了在动物模型中应用核酸干扰技术成功抑制肿瘤生长,这一成果发布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公司虽是初创但技术前沿,年被资本市场收购。陆阳博士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并有了这两段经验,“年的春天,春意盎然,我们创立了新公司,选定核酸干扰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并通过“sirna”“omics”新造了“Sirnaomics”(圣诺医药)。

回顾去年上市,陆阳博士表示作为18A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需要同时受到中国和美国的两边法务的严格、复杂、充分的检验监管,最终顺利通过成功上市这对于圣诺来说是重要的里程碑!

在去年年底医药资本市场已经处于冷淡状态下,圣诺一举成功上市,陆阳博士表示离不开股东、投资人、保荐人、各项团队的努力和密切配合,达到了目标成功上市!“在核酸干扰领域,我们不是follower,我们是innovator,我们要做不同的事,今后我们做的事情要走在全球的前面,而不是在国际上或者在美国人的后边跟着!能够上市我们有了更充分的资源,那么下一步就是怎么样把这个公司做更好!”

2

《做药的坚持·脚踏实地》

——多项产品最新进展

截止目前,圣诺有两个品种的核酸药物,8个临床实验在推动,其中4个临床实验已经进入到了二期。每一种药物的开发,背后都是无数患者们的希望,陆阳博士表示:“每一步我们都要反复验证,我时刻告诫我们团队,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科学技术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的严格管控。”

就拿核心产品STP来讲,在前期调研中陆阳博士发现,BCC(皮肤机理细胞癌)和SCC(皮肤鳞癌)在所有皮肤癌中占比达到80%,在全球统计中,BCC和SCC每年死亡人数多达17万人,且每年新增50万患者,所以决定开发攻克这两种癌症的药物。目前Ⅱa期临床试验结果十分卓越,且在临床实验中发现药物对于脂肪塑性治疗有显著效果,目前也已进入临床阶段。

陆阳博士表示:“这就是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惊喜”,并又举例在开发用来治疗肝癌或者肝纤维化药物实验时,在猴子身上做静脉给药的时候,意外发现药物可以在猴子的肺里边把相应的靶点敲低,为下一步的推动肺癌肺纤维化治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圣诺另一核心产品STP也已进入临床阶段,陆阳博士表示:“这款产品用到的就是圣诺的核心多肽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全身用药,这其实很关键。因为局部用药一旦验证了靶点选择正确的话,后面就可以更好的用于全身用药了,要不然从一开始就进行全身用药,结果失败,也不知道是靶点选择的对错还是递送技术的问题,还是整个临床设计方案就失败了。我们是先在猴子身上分别做了4个星期、13个星期以及不同剂量的安全评价,最后结果表明安全性可靠,才开始进入临床。现在已经有10个肝癌病人正在接受我们药物治疗,都很安全,后续若有效性得到证实,那将是行业内的一个巨大突破!多肽纳米技术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这也是基于我在诺华在看到的众多成功失败的案例,必须要有序的梯度的前进。”

STPG是圣诺基于创新型GalNac递送平台GalAhead靶向凝血因子Ⅺ的候选产品,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结果,现已进入申报阶段。关于GalNac递送平台,陆阳博士表示:“我们针对目前已有的两个GalNac瓶颈做了改进,第一个就是德米奇索马斯基博士,他设计了一个更短的单链片段,它的抑制靶点的有效性非常好,作用靶点是factor11,我们发现在一个33个星期单次给药后,在猴子身上可以将靶点持续的抑制到50%以下的水平,大概半年左右,一针打下去有半年的效果,这个结果我们也很兴奋。传统GalNac的另一个短板就是内涵体逃逸的效率低,在技术改进方面,如果能够加强它内涵体逃逸效率,又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针对这一点,基于我们对多肽的了解,我们的纳米颗粒的内涵体逃逸效率就特别高,这里边归功于一个短的组氨酸的序列,所以我们把这段特定的组氨酸系列放进我们的递送系统里,结果发现它确实就比那个原有GalNac结构走出来的快,所以我们已经在动物模型上有结果了,这也是一个技术上很重要的突破。”

3

《向上的力量·未来十年》

——whatsthenext?

小核酸与抗体、多肽等技术的结合下,问到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适应症和适用领域?陆阳博士表示:“核酸干扰药物目前在肝的代谢疾病方面,已经是比较成型了,有每个季度打一针的药物,这是个非常好的向前推进的治疗。whatsthenext?最近有不少文章发表,已经在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而且已经看到很好的动物模型了。

还有一个延伸方向就是抗肿瘤,在抗肿瘤领域,圣诺是目前做的最快的,除了肝癌、鳞癌、肺癌其他抗肿瘤领域也在逐步推进,希望在年有IND的申报。

除了抗肿瘤领域、抗纤维领域,抗病*领域我们也在布局,子公司达冕生物正在推动疫苗开发,作为多肽纳米递送技术的专家,达冕应该走出一条新的路子,现在已经在静脉给药和局部给药都有了临床试验的基础,已经看到一些好的结果了,这也是我们整体未来工作的方向。

问到工艺和CMC布局,陆阳博士表示:”在工艺和CMC上,现在我们在国际上基本的做法是和一些CDMO企业进行合作,把我们已有的有的技术转移给他们。在中国我们在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了最新的技术,比如微流控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还有全封闭的超净的无菌操作平台,这两项技术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广州基地已经生产了用于安评的、临床一二期的用药将近10批次,这个基地是我们公司将近2年时间搭建起来的。

公司也正在从Biotech公司逐渐转化为Biopharma公司,再到有销售能力的公司,目前已经在组织两块,一块是要进入市场准备的软硬件设备,这方面的工作在广州和苏州已经在推动,尤其是广州更加切实落实,另一块是面对中国和美国市场,我们正在建立国际上的首席商务官销售队伍,然后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分支的这样一个销售团队,而且我们会和国内的几个大型企业,以及股东的医药企业来一起合作,现在这已经不仅是进入议事日程,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比如生产工艺符合规定的process、GMP生产资质材料准备等已经启动,目前中国和美国分别已经做了两套。”

4

《小核酸药物·时代已至》

——五大优势

国外的siRNA专利保护范围都很宽,国内siRNA公司做研究上如何避免专利问题,又能设计出新型的siRNA种类,对于这个产业一直绕不开的问题,陆阳博士表示:“这是一个挑战,要想做的专业,不知道这个行业动态是不行的,国内企业如果要有个强大的知识产权,就要多进行国际交流,多参加国际会议知道行业最新动态。不能定位自己为中国专利,要从全球范围来考虑,当然这也要基于在这个领域深耕程度,以及在某一个行业内的前沿程度。像我一样,有多年经验、中美两边到处跑,参加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的人,在知识产权上是很保守的,不会宣称有什么独特的知识产权,只是说我们在人家的基础上做了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改进。”

中国的投资界在专利这方面经验还不够充足,好的基金投资人可能对这方面了解更深入,更加国际化,一些从众的投资人对这方面没有那么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