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7时许,医院肝胆外科完成一例高难度胆囊癌根治手术,患者胆囊累及肝脏上的恶性肿瘤被成功切除。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从手术台上下来后,来自清华大学医院的医生闫*顾不上休息,便找到患者家属沟通手术情况,因为他知道对方一直在焦急的等待手术结果。听闻手术成功,患者家属喜极而泣,拉着闫*的手不停地感谢。
“这是一台稍显复杂却不棘手的手术,复杂是因为手术涉及范围广,既要完整切除胆囊及肝脏的恶性肿瘤,又要彻底清扫所属淋巴结;并不棘手是因为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们拥有肝胆胰肿瘤诊疗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外科技术,并且精准外科技术在这里已经推广近三年。但是我们知道,对于患者和其家属来说,手术是一次生死的考验,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得第一时间让他们放心。”闫*说。
图为闫*(左)和李全福在会诊患者病情。
闫医院肝胆胰中心的一名主任医师,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医院院长董家鸿。年仅45岁的闫*,已是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曾荣获年美刀手术大赛全国总冠*,“微创医师奖”全国第二名,还在国内众多医学协会担任委员,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身为北京医生的闫*,之所以会出现在医院的手术台上,是因为他肩负着医院和医院在肝胆外科上的医疗合作任务。年4月董家鸿来到医院,为专家团队技术如何落地保定、助力当地医疗团队的成长、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作出了指导,并推行实现京雄保医疗资源及共享医疗质量同质化。之后,医院在肝胆领域开展了全面的医疗合作,其中一项合作内容便是医院每周派医生到医院肝胆外科坐诊。闫*作为董家鸿院士团队的骨干,扛下了这个重任,自此他与保定结缘。两年多来,闫*已来保定坐诊百余次,实施复杂肝胆胰手术40台。
图为闫*(左三)和李全福(左二)为患者进行手术。
5月18日的这台手术,就是闫*此前一周在医院坐诊时接诊的一位患者。当时患者因急症就医,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胆管炎。这不是什么恶疾,但是经验丰富的闫*还是在检查结果中发现了端倪,他怀疑患者胆囊及肝脏还存在肿瘤。进一步检查后,结果正如闫*所料,而且肿瘤是恶性。因为发现及时,避免了肿瘤的进一步扩散,相当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因此患者家属对闫*充满了感激之情,手术成功后这种感谢更加溢于言表。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全福说,这已经不是闫*第一次救保定患者于危难。“年10月的一天,闫教授在我院连续完成了2台手术,下手术台时已经到了晚上7点,非常疲惫。但他还没来得及休息,我院医院的紧急求助,一位肝胆胰疾病患者在手术台上出现意外情况,非常危急,需要会诊转院。于是,当晚闫教授再次上阵,一直手术到次日凌晨1点多,并成功挽救了那位患者的生命。”
李全福介绍,自医院与医院展开合作以来,闫*作为双方合作的主要对接人和执行人,推动了很多提升保定地区肝胆胰疾病诊疗水平的实质性工作。而医院针对疑难复杂病例进行会诊的eMDT远程视讯会诊系统,董家鸿院士团队挂医院项目:智能化精准可视化规划系统、术中融合导向系统、远程手术协同系统等一系列医工结合技术的落地,真正意义上使“研发在清华、生产在保定、应用在雄保”的医工结合体得以推行,而董家鸿院士的精准肝胆外科理念也得以很好的践行,实现了京雄保医疗协同发展。目前,医院肝胆外科还在闫*和李全福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万人肝胆胰疾病筛查项目,计划每年为保定地区一万名市民进行免费的肝胆胰疾病初筛,涵盖乙肝、丙肝、血糖、肝弹性纤维化检测等内容,这对于当地肝胆胰疾病的预防有重大意义。
工作的成效离不开两地的奔波。对于闫*来说,保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他已经来保定百余次,也与保定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医患情谊;陌生的是,医院的这段路,闫*从未能抽出时间到保定其他地方看看。很多时候,在医院忙完工作,他需要连夜乘火车赶回北京。也因此在忙碌工作中从未抱怨过的闫*,心中还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愧疚。“陪伴儿子的时间要少了一些,也确实挺辛苦。”闫*笑了笑,随后坦诚地说:“但是我没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患者都希望得到好的治疗,医院和医生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我多奔波一些,患者就能少奔波一些。作为一名北京的医生,我真的很荣幸能为保定地区的患者服务。我也会医院和董家鸿院士团队,与医院持续合作下去,为京雄保地区的医疗资源共享出一份力,为守护当地百姓健康出一份力。”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连成通讯员孙凝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